【江苏省第二届高校网络教育获奖作品展示】——媒介与社会--反思“过滤泡”现象

来源:段雪雯发稿时间:2022-11-02浏览次数:10

【优秀微课作品一等奖】

(因文件过大上传受限,该微课视频略,仅展示课程简介)

微课《媒介与社会·反思“过滤泡”现象》主要内容分为4个部分:1.“过滤泡”的概念2.“过滤泡”的特性3.“过滤泡”的影响4.“过滤泡”的规制。课程借助对“过滤泡”(Filter Bubble)现象的探讨反思智能网络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在线生活的影响,尤其警惕网络平台对用户数据隐私的侵害和世界观的扭曲,旨在培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。  

具体来说,首先,“过滤泡”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网络观察家伊莱·帕里泽(Eli Pariser)提出,其字面意思是包裹我们起到信息过滤作用的透明泡泡,据此隐喻一种数字时代的“智能隔离状态”。帕里泽对此概念有过解释,“新一代的网络过滤器通过观察你可能喜欢的事物,来推断你的好恶,它们是一种预测引擎,不断去创造和完善一整套关于你的理论:你是谁、你下一步会做什么、你要什么,从而为我们每个人打造了一个独特的信息世界。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接触观念和信息的方式。”

其次,我们必须了解“过滤泡”传播机制的特性:第一,用户被彼此孤立在一个个过滤泡里,因此,过滤泡具有封闭性。第二,如鱼在水里,用户意识不到过滤泡的底层逻辑,这就是过滤泡的隐蔽性。第三,用户根本没有选择权,我们被迫必须使用网络平台,而决策权牢牢掌握在平台手中,这是过滤泡的强制性。 

再次,过滤泡成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方式本身,我们就必须思考过滤泡机制的影响:从个体层面来看,过滤泡会让我们陷入一种“自我的循环”,你过去的在线点击决定了未来的在线点击,即过滤泡的算法逻辑就是去除我们未知的新信息和新观点。从群体层面来看,如果我们在过滤泡里只能看到自己认同的观点,那么个体就很难接触到不同观点,这就导致个体观点的不断强化,进而导致观点相同的个体可能形成群体极化。

最后,究竟如何去戳破无处不在的“过滤泡”的包围哪?第一,互联网用户要对各类网络平台保持清醒的态度,警惕搜索引擎对我们世界观的塑造和扭曲,避免陷入不断自我循环的陷阱当中;用户还应密切关注自身隐私保护,有权知道网站收集了自己哪些信息,以及这些信息又是如何被利用的。因此,这就要求我们逃离自身的“小圈子”,反对平台算法垄断,争取信息控制权。第二,互联网企业应当认识到不能让资本逐利压倒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,为此首先必须让过滤泡的算法透明。在现实社会中法律规制公民行为,而在网络世界里“代码即是法律”,代码对用户网络行为进行规制,因此让算法透明应该就类似于法律公开。第三,除了互联网用户和平台的努力,还需要政府依法进行规制,以确保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在线工具,而不是反被工具控制,从而保障我们在线生活的公平正义。

总之,在数字时代,“过滤泡”概念提出的背后实际上是强烈的社会公共意识,它警示我们在技术空前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暂缓脚步,思考数字时代智能算法的潜在风险和公共福祉。我们期待共筑一个有人性温度的数字世界,而不是马克思当年就批判的处在“冰冷的自私算计”中的数字资本主义陷阱,而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。